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常熟 > 新闻中心 > 政务要闻

常熟垃圾分类工作获央媒点赞

【发布单位:常熟市融媒体中心】【信息时间:2023-05-15 9:18 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

5月11日,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直播间》栏目播出了一则《创新固废回收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利用》的新闻,聚焦本市琴川街道垃圾分类工作,展示从“人治”转向“数治”的有益探索。

琴川街道琴东雅苑小区于2022年11月8日启用智能设备,成为常熟首个无人督导的垃圾分类小区。针对一些居民垃圾错投、混投、乱丢等不符合规定的行为,“AI垃圾分类督导员”均能识别、自动抓拍取证发出语音提醒,倒逼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精准度。今年4月1日起,琴川街道又以琴东雅苑小区为试点,将垃圾分类积分平台与数字人民币平台链接,以“一户一档”模式为小区居民建档,用数字人民币兑付方式激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好习惯。每个家庭在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后获得积分,积分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数字人民币,可在京东、淘宝等App进行线上消费,还可在小区便利店、洗车店及社区周边支持数币支付的各类商户享受优惠。琴川街道以数币服务为切入点,将数字人民币融入垃圾分类场景中,从而衍生出积分兑换新场景,与居民日常消费深度结合,打造15分钟数字化生活圈,此做法为江苏首创。

垃圾分类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,本市在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。除琴川街道外,辛庄镇、城管局等部门板块多次获得《人民日报》、央视等媒体点赞。

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本市不断深化“党建引领、政府推动、部门联动、全面发动、全民互动”的工作模式。本市通过强化统筹协调机制,先后建立了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市、镇(街道)、社区(村)、小区四级党组织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,并编发了10余份行动方案及督查考核、源头减量等配套制度、指导意见,为推动工作顺畅开展指明方向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设有垃圾分类督导员1900多名,354个“三定一督”小区完成信息化建设,94个社区建设回收网点139处,686个小区设置废玻璃投放设施857个,654个小区设置废纺织物投放设施886个,厨余(餐厨)垃圾实现了全量处置、资源化利用。针对建筑装修垃圾,本市建立了装修垃圾收运处置工作专项考核机制,确保装修垃圾应收尽收、规范处置。

垃圾分类涉及生活理念的转变、生活习惯的养成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为此,本市一方面通过强化督查考核,开展垃圾分类质效提升执法行动,强化靶向指导;另一方面,通过加强宣传教育,组建垃圾分类“小蜜蜂”志愿者服务联盟,全年不间断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、垃圾分类大型主题宣传、垃圾分类入户入校宣传、垃圾分类绘本编制等活动,营造全民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。

相关文件